|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一)学科总体情况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3年,同时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点;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申报并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点。
学科以培养适应国际背景下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术素养、高层次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学研相长、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培养方针,坚持“规模小、课程精、重过程、质量严”的原则,全面实施和深化研究生教育及改革。
1)课程采用团队化授课模式、整合利用各导师专业优势,将理论基础型、任务探究型、思辨批判型、复合拓展型、自主学习型、社会实践型的不同模式合理植入课程之中,夯实基础,寓教于研,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激发批判性思维意识;
2)与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素养,拓宽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适应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3)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外聘国内外名师讲座授课,进行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建设,保障学生能够利用广泛的社会学术资源,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4)鼓励实践和创新,建设并完善学生学术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程以外的团队学术学习,在此发表学术性学习文章,学习与研究、研究与实践结合,为培养学术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夯实基础。
(二)师资队伍及科研获奖
全院教职工110人左右,教师近百人。学科硕士导师18名,并与国内及欧美、日本知名高校合作,聘请外籍专家到我院任教。导师团队获得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创新团队等荣誉。
(三) 研究方向与特色
一级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商务外语、英美文学、日本文化。四个学科研究方向齐头并进,利用各自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培养不同方向的学术型高素质外语复合型人才。
应用语言学方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并能活学活用国外应用语言学理论为主要目标,使她们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为从事中、高等教育事业、中外文化交流及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保障、实践能力和基础。
商务外语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高级应用技能、掌握并能活学活用国外应用语言学理论、掌握较宽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及较强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全球意识、善于从事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强于思辨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力求学生在全球人才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英美文学学科方向通过学习和运用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研究英美文学中有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及其思想意识、写作风格和写作主题,探索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增强对于西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先进理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文艺批评能力。学习英美文学对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文化方向力求从多个角度广泛而深入地探讨日本社会文化的特质、日本人的精神结构、日本的社会和文化规范等研究课题。教学内容涉及东亚文化论、日本文化史、日本思想、日本传统文化、中日文化比较、日本文学中的文化论等多个层次。课程设置注重以比较文化、跨文化交际、中日思想文化交流的研究视角进一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学习,力求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日本语言、社会,培养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广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
(四) 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
本学科通过实行学生的境外联合培养、境外企业实训、境外留学生的培养、教师的国内外双向合作交流,实现有进有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除欧盟三国联合的研究生留学及企业实践项目外,还有校级欧洲、美洲、亚洲各国的单国学习研究项目数十个,国际交流每年稳步增长,近两年平均30~40%的研究生参加长期出国留学项目,学校奖学金资源充足。
与外研讯飞深度合作,建立国家语言及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外研社—科大讯飞语音及语言联合实验室的北京试验站----北京工业大学试验站,参与国家语言信息处理工程试验。创建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地和智能云评测建设示范基地,学科硕士、本科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地,展开网络教学、网络考试示范建设,走在国内外语网络智能教育教学前列,为全校实现智能化学籍管理、学生外语综合考评的网络智能化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推免章程
报名条件
(一)申请人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二)申请人须是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申请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及相关要求。
报考程序
(一)北京工业大学招收推免生报名绿色通道已开通,录取满员后截至报名。
(二)报名方式
1.预报名: 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可通过北京工业大学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学院在报名后一个工作日内通过北京工业大学推免接收绿色通道组织复试。
即日起可登录北京工业大学研招网,点击“网上报名”—“推免生报名”,进入“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报名参加复试。
2.正式报名及录取: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注册并填报学生信息并确认复试结果。
3.正式报名是接收推免生的必要环节,请推免生务必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式报名,确认复试结果。
(三)填报志愿:推免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学校代码10005),并选择报考学科及研究方向,我院2018年度推免研究生招收应用语言学、商务外语、日本文化三个研究方向,暂不招收非全日制推荐免试研究生。
(四)复试准备材料
1.学生证原件;
2.申请人所在院校有关部门盖章的成绩单(原件);
3.申请人有关学术成果复印件(发表论文、获得奖项、参与课题等)。
(五)复试组织:我院负责组织申请推免生的复试、体检。复试以笔试(30分钟)、面试(30分钟~)为主,考查学生对填报研究方向的认知度、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具体地点及时间另行通知。
(六)待录取:研究生院根据申请人的复试综合成绩,向通过复试的推免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发送“待录取”。推免生登录推免服务系统,点击确认“待录取”。
凡参加我校推免复试并被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外校推免生,请在推免生所在地二级甲等(含)以上的医院进行常规体检(体检内容参见 附件1:《申请报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体格检查表(样式)》.pdf),可以使用附件中的体检表,也可以使用体检机构出具的体检表。并于2017年10月15日前将体检报告寄送(为保证安全寄达,建议使用EMS)或传真至北京工业大学研招办。
研究生奖励政策
(一)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含学术学位推免生和专业学位推免生)直接享受一等基础奖学金。
(二)研究生奖学金标准
1.基础奖学金
硕士生基础奖学金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一等奖每人每年8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4000元;在此基础上,每人每月700元,另外导师资助每人每月100-200元。即:基础奖学金一等奖每人每年不低于164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不低于12400元。
2.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学校各类在读研究生。奖励类别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科技创新奖、研究生学习优秀奖、科技之星、优秀研究生奖、社会工作奖、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志奖等。(详情可参见:http://yanzhao.bjut.edu.cn/zsjz/2017911/15051132369611505_1.html)
咨询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欢迎来电咨询,谢谢。
招生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咨询电话:010-6739-2687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anzhao.bjut.edu.cn
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咨询邮箱:jinxiuqin@bjut.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