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复制链接]

85

主题

93

帖子

4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3:4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
学校的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原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3月,在山东大学部分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88年1月,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 ),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300余人、硕士研究生7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800余人。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创办时间:1924年
所属地区:中国 山东 青岛
学校类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111计划、20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教育部
类别: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罗荣桓,闻一多,俞启威,孟伟
学校官网:http://www.ouc.edu.cn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0余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长江学者”1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9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4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3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07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
两院院士
  

姓名
所属机构
文圣常(专职)
中国科学院
管华诗(专职)
中国工程院
冯士筰(专职)
中国科学院
李庆忠(专职)
中国工程院
麦康森(专职)
中国工程院
吴立新(专职)
中国科学院
宋微波(专职)
中国科学院
张国伟(专职)
中国科学院
高从堦(双聘)
中国工程院
刘鸿亮(双聘)
中国工程院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讲座教授
宋微波
严晓海
崔承彬
刘征宇
麦康森
段存明
陈戈
谢立安
尹衍升
邢宝山
李华军
谢尚平
于良民
王春在
杨桂朋

吴立新

李三忠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海洋学教学团队
冯士筰
2007年
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
樊廷俊
2008年
海洋无脊椎动物养殖学课程教学团队
王昭萍
2009年
海洋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杨桂朋
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群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动力过程演变机理及其气候效应”创新研究群体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带头人
入选时间
可持续海水养殖中的重要生物学前沿问题研究
麦康森
2005年
海洋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于广利
2009年
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
薛长湖
2011年
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于良民
2012年

中国海洋大学在新疆历年录取数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高清大图
院校录取数据--理科
专业录取数据--理科
院校录取数据--文科
专业录取数据--文科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设有17个院,1个材料科学研究院 [25]  ,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8个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中外合作)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技术、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含海洋化学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药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轮机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
教育技术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无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招收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20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 “十二五”重点学科。
·博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药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法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水产、药学、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海洋科学、水产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海洋科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化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地质学
水产学
水产养殖
捕捞学
渔业资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水利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培育)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金融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特色重点)
遗传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特色重点)
轮机工程(特色重点)
水声工程(特色重点)
工商管理
会计学(特色重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特色重点)
药学
药物化学(特色重点)
社会学
社会学
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科学
气象学
海洋科学
海洋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数学
计算数学
土木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
艺术学
海洋与生态文化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
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海洋化学、大学法语、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化学、环境海洋学、卫星海洋学、物理海洋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海洋调查方法、海洋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海洋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学实验教学中心、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水产养殖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海洋学、海洋化学。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命科学、农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学校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
经过百年发展和积累,中国农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生命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
据学校官网2017年10月数据,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395名,全日制研究生7661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8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183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15名。现有专任教师1641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
创办时间:1905年(校庆日:10月16日)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111计划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类别: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宋平,陈云林,钮茂生,任洪斌,白洁,洪峰,吕军
学校官网:http://www.cau.edu.cn
院系设置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共设有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14个学院(部),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5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
2014年招生专业名称
本科专业名称

试验班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植物生产类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种子科学与工程

园林

生物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资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资源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应用气象学

土地资源管理

生态学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

草业科学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工学院
农业工程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业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类




土木类



理学院
化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工程力学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农林经济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会计学

电子商务

人文与发展学院
法学

传播学

农村区域发展

社会学

英语

国际学院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烟台研究院
水产养殖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1988年成立,专门负责学校的教育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和实施。招生的本、专科专业共有40多个,涉及农、工、理、管理、经济、文、法等门类。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年6月成立,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其前身为人文与发展学院下属的社会科学部。学院下设四个系和一个教研中心,即马克思主义原理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思想道德教育系、近现代历史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在新疆历年录取数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高清大图
院校录取数据--理科
专业录取数据--理科

院校录取数据--文科
专业录取数据--文科
师资力量
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4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8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32人。研究生导师13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1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5人):石元春、李季伦、吴常信、陈文新、武维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7人):石元春、曾士迈、汪懋华、戴景瑞、李宁、康绍忠、李德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武维华、彭友良、李保国、李宁、夏国良、张福锁、康绍忠、叶德、巩志忠、韩鲁佳、李召虎、沈建忠、李洪文、孙传清、郭岩、呙于明、王福军、黄冠华、刘金华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6人):朱健康、杨贞标、丁守伟、伍国耀、PS Schnable、张毅
千人计划(4人):张源辉、伍国耀、卢江、田汉勤(入选,未到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人):李胜利、段长青、韩建国、曹兵海、杨宁、秦应和
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动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类、化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动物科学专业遗传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常信)、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李伟)、昆虫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彩万志)、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刘庆昌)
北京市级教学团队4个):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刘国琴)、土壤和土地资源利用教学团队(李保国)、农科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周志强)、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孙振钧)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时间
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7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夏国良
生物学院
2009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姜微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012
机械与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毛恩荣
工学院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7年10月信息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11个;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类型,33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1395名,全日制研究生7661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8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183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15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学科排名
截至2012年5月,学校有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在教育部发布的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15个学科参评,10个学科排在前5位,1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6个学科均排在第1位。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简称“中南”,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111计划”、“2011计划”入选高校,也是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重要成员。
学校于2000年由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可追寻到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1914年创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是一所以工学和医学为特长,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辐射军事学的综合研究型大学。
中南大学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中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百余年来,中南大学汇聚和培养造就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和党政企等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陈国达、陈新民、黄培云等工学先辈泰斗;张孝骞、汤飞凡、李振翩、谢少文等现代医学宗师;王淀佐、何继善、黄伯云、古德生、钟掘等在校的当代学术大师;梁稳根、王传福等中国首富;郭声琨、姜异康等大批政界杰出校友,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办时间:2000年4月29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3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
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 长沙
学校类型:综合研究型大学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类别: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梁稳根,王传福,孙永福,汤飞凡,柴静,韩栋,李贻煌,舒高
学校官网:http://www.csu.edu.cn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2月,中南大学共设31个二级学院,103个本科专业;拥有享有“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二级学院
二级学院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药学院
中南大学法学院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教研部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附属医院
湘雅医院
湘雅二医院
湘雅三医院
湘雅口腔医院
海口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株洲中心医院
湘雅五医院(筹)
/
·院系专业设置 [59]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广播电视学
数字出版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学
中南大学法学院
法学
/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
/
中南大学商学院
金融学
会计学
财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日语
/
/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应用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
/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物流工程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
消防工程
/
/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
/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冶金工程
环境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质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
/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
/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四年制)
护理学(五年制)
/
中南大学药学院
药学
/
/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法医学
/
/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
/
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五年制)
口腔医学(七年制)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临床医学(五年制)
临床医学(八年制)
精神医学
麻醉学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信息学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运动训练
/
/
中南大学在新疆历年录取数据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高清大图
院校录取数据--理科
专业录取数据--理科

院校录取数据--文科
专业录取数据--文科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6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6人。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姓名
王淀佐
金展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姓名
王淀佐
何继善
左铁镛
古德生
钟掘
刘业翔
黄伯云
夏家辉
周宏灏
张尧学
邱冠周
桂卫华
田红旗
陈晓红
/

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工、理、医、文、法、经、管、哲、教、史、艺等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截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拥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3个(含一级学科覆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14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21个)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市政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覆盖12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有色金属冶金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神经病学
外科学(胸心外)
耳鼻咽喉科学
遗传学
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外科学(普外)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截止2017年12月,中南大学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
学科大类
一级学科名称
人文社科类
哲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
心理学
外国语言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理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统计学
地质学
工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力学
/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特种医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2
矿业工程
18
管理科学与工程
3
冶金工程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
土木工程
5
机械工程
21
测绘科学与工程
6
基础医学
22
化学工程与技术
7
生物学
23
交通运输工程
8
临床医学
24
中西医结合
9
数学
25
药学
10
哲学
26
工商管理
11
化学
27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
28
安全科学与工程
13
力学
29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4
法学
30
软件工程
15
统计学
31
护理学
16
特种医学
/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学校共国家特色专业1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
国家特色专业(19个)
批次
专业名称
所属二级学院
立项年份
第一批
安全工程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07年
临床医学
湘雅医学院
2007年
第二批
矿物加工工程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7年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2007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7年
第三批
应用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2008年
自动化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
精神医学
湘雅医学院
2008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08年
第四批
采矿工程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09年
冶金工程
冶金与环境学院
2009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2009年
第六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商学院
2010年
测绘工程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010年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末冶金研究院
2010年
英语
外国语学院
2010年
第七批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冶金与环境学院
2011年
物联网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
序号
立项年份
专业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属学院
1
2011年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姜涛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
2011年
冶金工程专业
李劼
冶金与环境学院
3
2011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梁叔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011年
土木工程专业
余志武
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57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工程测量(网络课程)
曾永年
30
有机化学
罗一鸣
2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徐克前
31
隧道工程
彭立敏
3
临床技能实验学
沈守荣
32
材料结构分析
姜锋
4
流行病学
谭红专
33
临床麻醉学
郭曲练
5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吴超
34
行政伦理学
李建华
6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朱建军
35
矿业经济学
陈建宏
7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李洁
36
无机化学
刘又年
8
固体物理学
郭光华
37
粉末冶金原理
阮建明
9
操作系统原理
胡志刚
38
冶金原理
李劼
10
机械设计基础
王艾伦
39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张新明
1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姜涛
40
医学(卫生)统计学
孙振球
12
信息检索
罗爱静
41
资源加工学
胡岳华
13
舞龙舞狮
黄益苏
42
智能控制
蔡自兴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胡凯
43
材料科学基础
余志明
15
大学生安全文化
吴超
44
精神病学
张亚林
16
金属材料热处理
易丹青
45
病理生理学
肖献忠
17
人体寄生虫学
汪世平
46
物理化学
陈启元
18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田勇泉
47
大学物理
杨兵初
19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
余志武
48
内科学
廖二元
20
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
郑洲顺
49
诊断学
张桂英
21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刘舜尧
50
儿科学
易著文
22
编译原理
陈志刚
51
药理学
周宏灏
23
工科大学化学
梁逸曾
52
计算机网络
高阳
24
数值分析
韩旭里
53
人体解剖学
罗学港
25
社区护理学
何国平
54
生理学
罗自强
26
传染病学
范学工
55
病理学
文继舫
27
物理实验
徐慧
56
管理信息系统
陈晓红
28
神经病学
肖波
57
人工智能
蔡自兴
29
医学分子生物学
胡维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序号
具体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年份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室
黄伯云
2007年
2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田勇泉
2007年
3
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人才CDIO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陈启元
2008年
4
中南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徐建军
2008年
5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夏家辉
2008年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1个)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1个)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序号
所在单位
实验室名称
批准时间
1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6年挂牌
2
基础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6年挂牌
3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立项建设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立项建设
5
附属医院
临床技能训练中心
2008年立项建设
6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实验教学中心
2009年立项建设
7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立项建设
8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5年立项建设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合企业名单(18个):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武汉铁路局、中国铝业公司

想了解更多高校资讯,请持续关注...

志愿填报e卡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购买志愿填报卡、升学服务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